•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新聞 -> 正文
    華潤雪花內資“獨唱”行業競爭會更激烈
    時間:2016-03-04 16:41:01 來源:南方都市報

      全球最大的啤酒巨頭百威英博終于放棄了運作中國最大啤酒企業的企圖,華潤雪花這一中國最大啤酒企業將隨之實現內資“獨唱”。這雖意味著中國啤酒格局的相對穩定,國內五大集團的格局短期不會改變,但也意味著行業盈利水平的拐點將延遲出現。

      全球最大的啤酒巨頭百威英博終于放棄了運作中國最大啤酒企業的企圖,華潤雪花這一中國最大啤酒企業將隨之實現內資“獨唱”。3月2日,華潤啤酒(0291.H K)宣布,華潤啤酒與百威英博達成收購協議,以16億美元(約合124.4億港元)收購百威英博旗下SAB米勒持有的華潤雪花49%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后,華潤雪花成為華潤啤酒全資子公司。

      但筆者認為,這一看似皆大歡喜的表象背后,擺在國內啤酒市場面前的,則將是一個更激烈的競爭時代。

      事實上,此次華潤得以以124.4億港元回購華潤雪花49%股份,很大一個原因是百威英博為了能夠盡快獲得中國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查,進而完成對全球第二大啤酒巨頭SAB米勒的收購。2015年底百威英博收購SAB米勒的計劃已初步達成協議,而SAB米勒則持有中國最大啤酒企業華潤雪花49%股份。

      華潤此番回購短期雖意味著中國啤酒格局的相對穩定,國內五大集團的格局短期不會改變,但也意味著行業盈利水平的拐點將延遲出現。

      這從此前國內機構的分析即可見一斑。國泰君安分析師閆偉認為,若華潤雪花與百威英博成為一致行動人,格局將大幅改善、行業盈利水平有望加速提升。東興證券分析師徐昊也認為,如果百威英博和SAB米勒合并,百威英博和華潤雪花將變為聯營公司,可能會終結中國啤酒市場價格競爭的模式,啤酒行業盈利有望出現拐點。但顯然這一情況并沒有出現。

      相反,華潤雪花啤酒被剝離,高盛此前就已放言“一旦這種結果形成,行業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那時候,每升售價可能只有低單位數增長,運營利潤率會從2015年的7%下降到2019年的5%”。

      另外,從進口啤酒對中國市場的沖擊來看,在國內格局不變的情況下,百威英博收購SAB米勒形成的巨無霸會進一步壓迫國內的啤酒業。

      百威英博在中國有雪津、哈爾濱等品牌,通過并購等方式擁有多個中國傳統地方啤酒品牌。加上SAB米勒在中國市場占有份額,雙方在中國啤酒市場累計占比將高達40%。雖然此次被迫放棄華潤雪花49%股份,但百威英博和SAB米勒加起來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依舊很高。

      根據華潤啤酒官方資料,截至2014年,華潤啤酒旗下的雪花啤酒在中國啤酒市場的份額是23.2%,百威英博是14.0%。此外,百威英博還是珠江啤酒的二股東,持股接近30%。

      而這還沒有算上國內消費升級帶來的對進口啤酒的消費偏好,這一因素可能進一步影響國內啤酒業生存與發展空間。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2015年1-6月,浙江口岸(寧波除外)啤酒進口8623噸,貨值97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5.3倍。

      事實上,自2014年開始,中國啤酒行業就已經進入產能負增長時代,2015年已是第二個負增長年頭。一些地方啤酒品牌已經在忍痛減產。以重慶啤酒為例,其先是于2015年10月9日宣布終止九華山公司的所有生產業務,又于2015年10月29日宣布關停永川分公司,今年1月13日又發布了關閉黔江分公司的公告。但筆者認為,光減產沒法解決問題,還是要積極從供給側改革入手,多去想想為何洋啤酒會受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鐘愛,多從啤酒的質量、口味等需求著手,對產品進行產品轉型和升級。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