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新聞 -> 正文
    抗生素污染物應列入環境監測檢測范圍
    時間:2016-03-06 13:26:26 來源:中國食品報

      全國政協委員 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

      抗生素的濫用是一個世界性問題,但在我國更為嚴重。2013年的統計表明,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達16.2萬噸,約占世界總用量的一半,其中52%為獸用。在畜禽養殖業中,約85%以上抗生素藥物未被代謝而是直接排放至環境中。據估算,我國每年畜禽糞便排泄物排放量高達45億噸。將生命與食物品質科學、微生物制藥工程、功能食品及生物資源工程作為研究方向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連續幾年的提案均圍繞抗生素污染而展開。今年全國兩會上,“抗生素污染物”再次被劉昕關注。

      劉昕強調,抗生素抗性基因對環境生態和人類健康危害被列為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最重大挑戰之一?股乜剐曰蛟诃h境中可持久性殘留、遷移,并可通過基因水平轉移在菌群間傳播,誘導耐藥菌株產生,對環境生態和人類健康的危害遠大于抗生素殘留。

      近日,復旦大學一項關于抗生素的研究引起廣泛關注。研究發現,嬰幼兒時期抗生素的使用與兒童時期肥胖風險有關。研究人員從數千份兒童尿樣中測定出21種抗生素,包括5種大環內酯類抗生素、2種β-內酰胺類抗生素、3種四環素類抗生素、4種喹諾酮類抗生素、4種磺胺類抗生素和3種氯霉素類抗生素,其中79.6%的學齡兒童尿液中檢出一種或多種抗生素,而且在兒童尿液中還檢測到金霉素、恩諾沙星等只限于禽畜使用的抗生素。

      據估算,我國每年畜禽糞便排泄物排放量高達45億噸,水產養殖業使用的抗生素僅有10%—20%被魚類吸收,80%—90%進入水環境中。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已引起耐藥菌的大幅增長。臨床抗生素濫用的嚴重后果是造成細菌對已有的抗生素產生交叉耐藥和多重耐藥現象,使臨床難治性、感染性疾病發生率明顯上升,可能導致臨床對耐藥菌束手無策。例如,天然青霉素在控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方面幾乎已失去藥用價值,人群中感染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接近80%產生了對青霉素G的耐藥性;我國醫院中分離到的大腸桿菌對氟喳諾酮的耐藥率在50%—60%,而在歐洲及美國為5%以下。

      據統計,我國獸藥漁藥抗生素用量約為美國的4倍,且大量使用的獸藥漁藥至今未制定藥物殘留指標。2014年第9期《科學通報》發表文章,報告了68種抗生素在我國地表水環境中被檢出,其中一些抗生素在珠江、黃浦江等地的檢出頻率高達100%,有些抗生素檢出的濃度高達每升幾百納克(工業發達國家水體中被檢出濃度小于20納克)。每天排放數量龐大的工業廢水、城市生活污水、農村生活污水及水產養殖業的直接排放等,均可對地表水、地下水以及農田土壤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迄今為止,已經有16種四環素類抗性基因、3種磺胺類抗性基因和10種β-內酰胺類抗性基因,在廢水、河流、海洋、灌溉渠、養殖場水體、污水處理廠、飲用水、沉積物、土壤、空氣等環境介質中被發現,表明這些污染物已經無處不在。被抗生素污染的水可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河流、地下水源,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如土壤、飲用水、糞便、微生物、動物、植物和人之間相互傳遞,可導致土壤成為巨大的耐藥基因庫,將對環境微生態造成嚴重的影響。

      工業發達國家均采取嚴厲的手段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城市中污水處理率幾乎達到100%,處理后的污水未達到標準嚴禁排放入水環境中。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污水處理率不足70%,大量未經任何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抗生素在污水處理廠的消除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不同種類抗生素在污水處理廠的去除效率具有很大的差異。對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和不同處理工藝、不同規模及處理能力的出水進行抽檢,氟喹諾酮類藥物均有高檢出率,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羅紅霉素、紅霉素(脫水)和磺胺甲惡唑在污水處理廠的進出水中均有檢出。自來水廠水凈化過程的處理工藝難以去除抗生素,飲用水中的抗生素成分已經威脅到了人類健康。長期食用“有抗食品”,可能會使一些人畜共染的致病微生物或明顯變異的致病微生物直接傳給人類,導致原來對人類沒有威脅的微生物也會讓人感染致病?股乜剐曰驅Νh境生態和人類健康危害被列為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最重大挑戰之一。

      因此,劉昕建議:

      一是盡快制定和完善獸藥漁藥抗生素藥物殘留限量標準及相關檢測方法,促進畜禽和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借鑒工業發達國家的成功做法,在動物飼料中部分禁用或限制使用抗生素。

      二是對污水處理廠及自來水廠進行技術工藝改造,建立有效去除多種抗生素的污水處理以及自來水水質凈化處理工藝技術設施和監測手段,盡快示范推廣。

      三是將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納入環境監測目標化合物檢測范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減輕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

      ★場外觀察

      我國養殖用抗生素使用逐步規范

      據中國獸藥協會初步統計,2014年度,全國獸用抗菌藥(含抗生素)原料藥產量為5.30萬噸,其中出口0.99萬噸。我國是一個畜牧飼養大國,飼養牛約1.55億頭、羊5.91億頭、豬12.01億頭、家禽173.21億只和兔7.4億只。這么大的飼養量,但我國畜禽養殖抗生素的使用量卻沒有因此而大幅增加。隨著養殖業方式轉變、綠色養殖的推進,我國養殖用抗生素的使用已呈現逐步規范、趨好的態勢。

      ★場外聲音

      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始終是監管重點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在2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表示,現在食品安全最大的風險就是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這叫化學性風險,是食藥監管部門監管的重點問題。

      農獸藥是否導致兒童肥胖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有關方面的專家論證。2015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共抽檢農獸藥殘留相關食品4萬多批次,在所有食品抽檢中占了1/4,發布農獸藥殘留不合格產品225批次。

      農獸藥殘留治理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農獸藥檢驗也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職業化的隊伍和專業的設備。我國食藥監管人員的教育背景、專業知識、技能培訓還有很大差距,一定要建立一支職業化的檢查員隊伍,不能把食品安全監管簡單理解為眼看、手摸、鼻聞,更不能看成是市場巡查。

      從食藥監管部門的角度來說,一方面要加強對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的日常監督;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市場所售產品的抽樣檢驗,并且要對抽檢發現的農藥殘留、獸藥殘留超標產品進行追根溯源,要查到生產者。近日,國務院專門發文,要建立產品追溯體系,這是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的。對于食品安全問題,不僅要在市場上查,更重要的是從源頭上治理。

      抗生素殘留量低于限量標準即為安全產品

      國家獸藥殘留基準實驗室研究員徐士新認為,抗生素殘留量只有達到一定程度,即超過規定的安全限量,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為此,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及歐美發達國家根據抗生素的種類、使用目的等制定了肉蛋奶等畜禽產品中抗生素殘留的安全限量標準,即最高殘留限量(MRL)。這個安全限量是假設人一生中每天都攝入這個量也不會引起任何危害。農業部參照國際標準和歐美標準,也制定發布了我國《動物源性食品中獸藥殘留最高限量》標準。

      根據MRL標準,允許抗生素在動物產品中微量存在。人們食用含抗生素殘留低于MRL標準的動物源性食品是安全的,這是嚴格按科學程序進行風險評估得出的結論。在實際生產中,只要動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殘留量低于規定的安全限量標準,該產品就被視為安全產品,可以放心食用,F在有些人認為只要動物源性食品中檢出抗生素殘留就不安全,這是一種誤解。

      據了解,目前尚無法建立起食品中抗生素殘留與兒童肥胖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證明兒童肥胖的產生是因動物產品中抗生素殘留所致。僅用尿中抗生素殘留檢測值就做出與肥胖相關的結論,不科學也不嚴肅。

      鼓勵獸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發

      廣東古今來律師事務所主任吳青表示,應鼓勵中草藥等新型獸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發、生產和應用,盡快建立獸藥環境安全評估標準和評估體系,出臺關于獸藥環境管理的法律法規,出臺相關規定和政策,鼓勵畜禽養殖業使用中草藥替代化學藥,并嚴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數量。

      在畜禽養殖業尤其是中小養殖戶使用抗生素過程中,一是存在非法使用未經批準抗生素、甚至具有嚴重毒副作用的淘汰類別抗生素現象,二是非法超量添加抗生素現象十分嚴重。

      現階段,我國對于獸藥的管理主要集中在監控動物食品中獸藥殘留的水平和危害等方面。《獸藥管理暫行條例》《獸藥注冊管理辦法》等法規的出臺,雖然標志著我國獸藥管理步入法制化軌道,但目前環保部門并沒有出臺關于獸藥環境管理的法律法規,尚未建立獸藥環境安全評估標準和評估體系。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