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進場什么樣,出去就是什么樣,不允許在交易區倒袋、扒皮;白菜去掉不要的葉子再進新發地交易;海南菜從產地出來就是包裝好的“標準化”農產品……記者從豐臺花鄉獲悉,從今年起,京城菜籃子——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開始力推“凈菜進京”,以減少垃圾為初級目標,并最終向“標準化”農產品發展。
今年春節后,新發地市場對部分蔬菜進場交易提出了新要求,從大蔥、洋蔥、大白菜等“主菜”開始,以減少垃圾為初級目標,并最終向“標準化”農產品發展。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介紹說,“凈菜進京”將會分步實施,眼下是把蔬菜可能產生的垃圾擋在市場之外,未來還會提供半成品凈菜,市民買回家就能直接炒。
此前北京市政協在重點提案督辦考察時指出,北京每年有770多萬噸蔬菜來自外地,而這些蔬菜會產生230萬噸的垃圾。比如土豆、胡蘿卜、白薯、藕根等根莖類蔬菜經常帶著泥土一起進城,大白菜、大蔥、芹菜、韭菜、萵苣等的根葉也有將近1/4要扔掉。我國蔬菜水果在流通中的損耗率高達25%-35%,而發達國家一般控制在5%以下。
從今年起,新發地市場采取了多項措施,鼓勵商戶“凈菜”進場交易。比如,凈蔥進場收取的進場費就比毛蔥進場要優惠。洋蔥從產地進京,在運輸的過程中外皮容易干裂,不少商戶覺得賣相不好,以往都會在交易區倒袋、扒皮,而今年開始,洋蔥都是整袋交易,不允許再中途倒袋。大白菜也是要先去掉不要的葉子再進場交易。
張月琳說,此舉能減少市場的垃圾總量,進而為北京市的垃圾總量“減負”。另外,減少了農產品中轉更換包裝的次數,包裝材料的浪費也會大大減少。
除了“凈菜”進京,新發地還提倡商戶推出“標準化”農產品,“鼓勵商戶推出相對標準的農產品,先推包裝標準化和產品標準化”。張月琳說。新發地目前已經在內蒙古、上海、山西等地建立了10家產地市場和200多萬畝農產品基地,農產品“標準化”也是從產地分市場和基地就開始做起。
在南菜交易區,商戶出售的農產品都加了包裝、定了標準,甚至打上了自家的品牌,擺放得整整齊齊。
張月琳介紹,凈菜和標準化農產品未來還會“升級”,比如說提供半成品的凈菜直供食堂、機關、企業、學校等地,產品進入廚房后減少了一些加工環節,廚房面積和廚房垃圾都會減少,綜合成本也會下降。而新發地推出的自有品牌“珍品薈”,也將在國內首推限定價格、重量、品質的“標準化”果蔬,實現直接掃碼結賬,可以免去過秤的麻煩。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