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新聞 -> 正文
    董金獅被判14年 專家:發泡餐盒業因他落后了15年
    時間:2016-04-28 16:09:2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一次性發泡餐具行業浮沉始末

      一次性發泡餐具(資料圖)

      曾經的“食品安全衛士”、“中國環保第一人”董金獅涉嫌敲詐勒索案終于塵埃落定。4月27日,江蘇常州市鐘樓區法院一審判決董金獅敲詐勒索罪罪名成立,涉案金額約為650萬元,判決董金獅有期徒刑14年。

      中國一次性發泡餐具先禁止后解禁的政策,成為董金獅之流敲詐勒索企業的“契機”。伴隨著一次性發泡餐具的浮浮沉沉,是董金獅“聲名鵲起”、大肆斂財而至鋃鐺入獄的過程,F在,董及其團伙的罪刑雖已明確,但一次性發泡餐盒的未來還未明朗。一位包裝行業專家直言,董金獅十多年的“攪和”,讓中國發泡餐盒的發展至少落后國外15年。

      4月26日,中國經濟網記者走進中國食品包裝協會(籌備處)的辦公室,對多年來堅持為一次性發泡餐具解禁工作奔走的兩位專家進行了采訪。

      “禁令”和“解禁”

      “董金獅和我們之間長達16年的斗爭,應該說是一場科學和反科學的斗爭,一場敲詐和反敲詐之間的斗爭!眹鴦赵涸珖b改進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塑料餐具聯合辦公室主任李沛生說。

      1986年,時任中國包裝總公司企業局局長的李沛生從日本引進第一條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生產線,開始在全國推廣,形成了今天初具規模的一次性快餐具行業!敖涍^調查研究,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綠色包裝產品!

      而后,一次性發泡餐具以其低廉的成本迅速成為街邊小吃店的標配,但由于環保意識的缺失,火車站、建筑工地上到處是被隨意丟棄的餐盒,由此被冠上“白色污染”的惡名。

      1999年2月2日,原國家經貿委發布《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一批)》(國家經貿委令第6號,以下簡稱第6號令),將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認定為落后產品。后續發布3個文件,禁止一次性發泡餐具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6號令并沒有征求中國包裝總公司、包裝聯合會、輕工部、中國塑料加工協會、國務院包裝辦公室等的意見!崩钆嫔f。

      而市場經濟表明,一次性發泡餐具行業的需求很大。2005年數據顯示,一次性餐具年銷售達280億只(含餐盒、面碗、杯),餐盒用量為120億只,其中各種環保餐盒34億只,一次性發泡餐盒86億只。在全國各地,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皯撜f比跟6號令發布之初的年銷售量有增無減,說明什么?說明它符合市場需要,在政策壓制的情況下還能蓬勃發展,說明它符合市場規律!

      所以,當專家們在為發泡餐具是否該禁止而爭論時,企業生產線已悄然轉入地下。而正是這種企業“違法生產”、政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獨特現象”,給董金獅的敲詐勒索之路提供了“契機”。

      董金獅一方面在媒體上頻頻發聲,針對塑料餐盒、方便面桶、奶瓶、餐巾紙等是否安全等問題釋疑,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不知道”,一時間聲名鵲起,成為大眾心目中的“食品安全”專家。另一方面,董金獅及其成立的山寨社團對企業收取“保護費”,不交費就曝光。有些企業即使交了保護費,也被其“不小心”曝光,董直言“交10萬元可以揭開一張停產整頓封條”。只此一舉,董金獅獲利可能遠不止百萬。

      即使在董金獅已被判決的今天,還有很多企業害怕他卷土重來、變本加厲,因而不敢給公安機關提供證據。

      但最讓李沛生等專家無法接受的是,是6號令發布之時,董金獅和他們一樣認為6號令“因噎廢食”,不符合實情。但后來,董金獅開始別有用心的散布“發泡餐盒不安全”的謠言,只為攫取金錢利益。董金獅以化學專業出身,對待科學卻前后矛盾,令人齒寒。

      2013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在淘汰類產品目錄中刪除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至此,長達14年的一次性發泡餐具禁令得以正式解除!皻v史上還沒有針對哪一個產品有過這樣完全顛覆的產業政策,實在是不容易!崩钆嫔f。

      可笑的是,解禁后,董金獅仍以專家身份示人,繼續發表“發泡餐具不安全”的謠言,而收“保護費”的生意變成了舉報企業透漏稅、臟亂差等,不過,這樣的日子沒能走多久。2014年5月21日,董金獅就被常州市公安局拘留。

      發泡餐盒到底安不安全?

      “2005到2008年,我們搞了3個調查,6次到歐美各國考察,4次召開全國性專家座談。最后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綠色包裝產品,不是落后產品,不應該被淘汰!崩钆嫔f。

      據他介紹,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是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加工制成,其特點是成本低、加工方便、化學穩定性好、耐水性好,唯一的缺點是不耐高溫,所以發泡餐盒不能進微波爐使用,但盛裝一般的飯菜沒有問題。

      針對董金獅所說的“發泡餐具會產生二惡英強致癌物,對人體有害”的謠言,李沛生指出,二惡英的產生需要苯環物質和含氯、溴一類物質同時存在,還要有金屬催化劑,溫度在200℃以上才會產生!鞍l泡餐盒根本不具備產生二惡英的條件!崩钆嫔f。

      針對其他錯誤言論如苯乙烯單體問題、環境激素問題、含雙酚A問題、氟利昂問題等,李沛生均一一反駁!皬1996年開始,一直到2005年這七八年間,社會的傳聞很多,爭論也很大,特別是有董金獅這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為了榨取企業錢財,就散布很多這樣的謠言!

      根據亞洲發泡膠協會于2002年5月發表的數據顯示,中國應用一次性發泡餐具數量達100000噸,新西10000噸,韓國35000噸,日本127000噸,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數字估計為60000噸。美國2000年應用發泡餐具約為232000噸,年增長率8%,平均回收率12%。

      李沛生指出,在上述國家中,只有中國大陸有過禁令,美國曾有4個州禁過,目前其中一個州正在討論解禁。

      走循環經濟之路

      “21號令翻過來后,如果說這個行業再沒有理性的、健康的、有持續性的去管理的話,有可能就要在中國版圖上被抹掉了,這樣的話,這個行業的技術、產品、市場占有率、市場發言權就由國外來掌控,太可惜了。”原國家輕工業部科技司司長、中國食品包裝協會(籌備處)顧問徐蓓蕾說。

      在她看來,在董金獅“攪和”的十幾年里,中國已由領先地位變落后了,現在在產品形態技術等方面跟不上國際的發展趨勢。

      對于一次性發泡餐盒今后的發展方向,李沛生指出,應當實施循環經濟理念,推廣上!叭皱X工程”經驗,走回收利用之路,徹底消滅白色污染。

      “以前流行的降解技術現在看是走不通的,技術還不成熟,只能作為回收利用的補充!崩钆嫔f,從基本技術路線來看,一次性發泡餐具回收利用后可以“造!、“造燃燒棒”!拔辶昵拔以谌毡疽粋展覽會上看到,日本企業把把各種廢舊的塑料經過八道工序壓制成一個棒,這個棒可以做垃圾發電,農民養豬,燒飼料,鍋爐房做燃燒用,都很好!

      據了解,一次性發泡餐具回收后,可以制作各種園林建材(已出口德國)、地板、桌椅、彈性水泥、下水井蓋、文化用品、生活用品(如鞋跟、紐扣)、制漆、水涂料,熱裂成重油、輕油、汽油,制成氨氣、氨綸和服裝等。

      “現在反而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廢棄的發泡餐盒找不到了!毙燧砝僬f,原材料不夠用,不少企業現在需要進口一次性餐盒垃圾作原料。

      李沛生指出,“未來中國循環經濟產業園大力發展,是要超過汽車工業的。美國的循環經濟產業現在已經大大超過了汽車工業的產值。社會要向前發展,人們要生活,產生的垃圾廢料一定要走回收利用之路,這是我們這些年一個很大的體會!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