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火鍋企業巨頭加入上市潮。根據業內最新消息顯示,黃記煌欲在香港上市,融資15.6億港元。3月1日,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黃記煌董事長黃耕對此事表態曖昧稱,“目前只能說是傳說,需等這件事有進展再講”。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黃記煌在香港上市應該早在運作當中。如果上市成功,這將是第三家在香港上市的火鍋企業。火鍋作為餐飲的一個品類,由于自身的特點,標準化、規范化相對容易,這是火鍋企業上市的優勢,加之火鍋企業未來的競爭取決于產業鏈的整合能力,資金需求巨大,上市成為重要的融資手段,未來或有更多的火鍋企業上市。
早有端倪
事實上,不少業內專家都認為,2016年黃記煌收購許留山就是為到香港上市鋪路。雖然黃耕對于上市一事沒有明確證實,但他曾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餐飲業已進入飽和甚至過剩階段,必將迎來大洗牌。黃記煌已完成外資引入,未來將完成從餐飲運營公司向資本運作公司的轉型!
黃記煌收購許留山就是黃記煌資本化運作的表現。2015年底,黃記煌收購許留山時,并未向社會公布。到了2016年,黃耕才向北京商報記者披露,黃記煌以超過億元的資金規模,完成對香港甜品連鎖品牌許留山的全資收購,從有收購意向到最終完成收購,用了半年時間。
黃耕談及收購原因時,并沒有提及上市。他的解釋是,盡管黃記煌采取了輕資產的特許經營模式,但十余年的發展中,伴隨著門店的擴張,黃記煌建立起了相對較重的后臺管理系統,如規范化的管理流程、物流供應體系、團隊培養建設、資金的積累等,因此,迫切需要通過多元化、多品牌發展,逐漸釋放后臺積累的能量!斑@就像蓋高樓,地基打得越深,上面樓蓋得越多。這個基礎就是后臺體系。而我們認為許留山是一家值得收購的公司,報表數據、收購價格也都比較合適,管理團隊也不錯。” 黃耕稱。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中國餐飲比較火爆,催生大品牌的擴張,店面增加和體系升級都離不開資金,黃記煌看到了餐飲增長的紅利,本身又需要募集資金用于品牌升級、產品完善和店面擴張,上市是一個必然的選擇。在收購許留山后,黃記煌的產品線更加合理,通過上市能夠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雙品牌運作的機會更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黃記煌早已開始關注資本市場。在2014年底的一次采訪中,黃耕就表示:“中餐是一個大行業中的小企業,資本的進入對一個行業的發展能夠起到促進作用。從黃記煌來講,我們和資本做了很多接觸,但是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發展的規律,在選擇資本的時候,要遵循行業發展的規律。我們在發展中一直密切關注著資本的動向!
據了解,黃記煌目前經營店面已達600多家,2018年預計超過1000家,覆蓋了全國包括西藏在內的各個自治區省會等200多座城市,目前已在中國香港地區及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多個國家開設了十多家店面。
上市潮漸起
如果黃記煌順利在香港上市,將是第三家在港上市的內地火鍋企業。
2015年呷哺呷哺成功在香港上市,成為“連鎖火鍋第一股”,也是繼味千、唐宮、小南國之后,又一家在香港資本市場的上市內地餐飲企業。當時發行2.3億新股,募集資金9.99億-11.36億港元。
第二家在港上市的火鍋企業是一家火鍋底料企業。2016年,海底撈獨家底料生產商頤海國際在香港上市,共發售2.6億股,籌資凈額約7.75億港元。值得關注的是,自2011年起,海底撈籌備上市的消息就層出不窮,但均被海底撈官方否定。頤海國際登陸資本市場則實現了海底撈的曲線上市。據了解,頤海國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5年,海底撈成立了成都分公司,并隨后投入運營了第一條火鍋底料生產線,供應四川海底撈集團經營的火鍋店。2013年,頤海國際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為投資控股公司。頤海國際的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股人分別是海底撈集團的控股股東張勇、舒萍夫妻二人。
業內認為,餐飲行業步入低迷期,市場對整個行業的成長性、盈利能力和前景信心不足。加之傳統的餐飲模式,上市存在目標不清晰、數據不透明等諸多難題。故餐飲企業上市面臨著一定的困難,而火鍋企業紛紛登陸港交所,對整個餐飲行業信心是一個極大的提振。
朱丹蓬認為,火鍋企業作為餐飲的一個品類,具有自身的獨特性:火鍋對廚師的要求不高,經營體系簡單,不需要太多廚師和菜色,運營的難度和成本較低,但毛利相對較高。從長遠發展來看,火鍋企業謀求擴張和上市也簡單,所以被投資者看好。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李亞光也分析,呷哺呷哺的成功路演,給欲沖擊資本市場的餐飲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與中式正餐相比,火鍋業態更容易標準化、易復制,便于集中管理。
挑戰仍嚴峻
上市給火鍋企業帶來資金支持的同時,社會對企業的監督也更加嚴厲。據了解,火鍋企業上市后,仍面臨很多挑戰,最重要的就是食品安全和供應鏈整合問題。
黃記煌在2015年就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當時黃記煌就對店鋪進行停業整頓,但還是引起了業內對于黃記煌特許經營模式的質疑之聲。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黃記煌的特許經營模式與呷哺呷哺以及海底撈一直以來的直營模式有較大差異,特許經營可以算是黃記煌的一大優勢,但也增加了公司的管理難度。“直營模式雖然較重,但是對于企業而言,更易于對各個門店進行管理,這種模式也能有效降低門店出現食品衛生安全事件的幾率,而黃記煌的擴張模式較輕,可實現較快速擴張,但也會讓管理難度提升。而火鍋本身就屬于食品衛生安全事件的高危地帶,一旦出現此類問題,對于企業及股東而言都將造成不小打擊”。
此外,在C端市場一片紅海,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火鍋企業本身也需要不斷探索新的盈利點,尤其是對于上市企業而言。在此情況下,供應鏈成了火鍋企業的競爭利器和盈利突破點!肮⿷湹慕⒎浅jP鍵,麥當勞和肯德基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穩定發展,供應鏈可謂是成功的基礎。”朱丹蓬稱。
多家火鍋企業上市后的發力點也在供應鏈方面。近期,呷哺呷哺的底料產品也已經推向市場。早期的上市資料也顯示,呷哺呷哺上市所募集資金將用于新建餐廳以及上海與北京兩地的食品加工廠。下游方面,呷哺呷哺的17家門店開始提供外賣服務。
海底撈做得更徹底,直接將頤海國際拆分出去獨立上市。頤海國際為海底撈提供底料,海底撈在海內外店面數量達178家,為頤海國際提供了穩定的消化渠道。上市的資金也是用做建設河北霸州生產基地、未來潛在策略性收購機會及推廣等。
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固然能夠幫助餐飲企業獲得一定的續航能力,但同時也意味著餐飲企業需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不斷探索出更新穎、更穩妥的盈利點,讓企業保持持續增長的動力,穩定投資人的信心,這不僅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也是企業所面臨的挑戰。
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郭詩卉 李振興/文 韓瑋/制表
黃記煌大事記一覽
2004年
黃記煌第一家店在北京開業
2011年
北京以外第一家分店在重慶開業
2012年
黃記煌以每年近120家門店的速度規模化擴張,門店遍布全國所有一二線城市
2013年
在澳大利亞悉尼開設首個海外分店
2014年
黃記煌開始力推有限合伙制
2015年
黃記煌收購許留山,完成從餐飲運營公司向資本運作公司的轉型
2017年
傳出欲在香港上市的消息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