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捍衛農村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1/8)
“五毛食品”流向農村
在農村學校附近,有不少小賣部或流動攤販,售賣包裝粗糙、口味濃重的食品,這些零食單價往往低于1元,被稱作“五毛食品”。
圖為湖南懷化涼傘鎮某學校旁的山寨可樂。
某小學的學生正在課件分享山寨小零食。
一位“免費午餐”公益團隊志愿者說:“那天看我女兒同學在吃五毛一包的辣條,一股特別誘人的奇香,因為全是過量的香精色素添加劑 !
“賣得最好的就是辣條、臭干、雞翅等零食,差不多每兩天就到縣城補一次貨!币晃粶盏曛鞲嬖V半月談記者,小賣部一年收益十幾萬元。
而這樣的小賣部,在很多農村隨處可見。
記者在河南永城市陳集鎮丁集中心小學門口看到,11點半剛放學,學生就成群結隊涌入學校門口的小賣部。一款名為“一見鐘情”的花生牛奶要1元,但在外包裝上根本找不到生產日期。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彭亞拉曾就農村兒童營養和食品安全進行了3年的研究。
研究團隊深入江西、湖南、河北、四川等多地農村調查發現,農村學校周邊出售的零食中,許多是劣質小零食,生產廠家地址、電話等信息虛假的比例達30%。
這些劣質零食中,僅辣條類就多達30余種,均產自村鎮小作坊。
湖南星沙中南小學旁,“咪媽媽”和“兩只松鼠”。
“這種三無產品,基本上每個商店都有,每個學生都愛!眹叶壒矤I養師、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秘書長劉璐談起這種現象,也表現出無奈。
彭亞拉說,在被調查的孩子中,經常吃零食的占73%,有些孩子甚至一天能吃三四包辣條,還有不少孩子把零食當正餐。
“一些農村住校生,每周都帶100元左右的生活費,說是吃飯,垃圾食品消費占一半多!痹ツ弦秽l村小學老師告訴記者。
湖南星沙中南小學旁,網絡流行語“藍瘦”“香菇”成了這款小食品的主打風格。
傍名牌、亂添加,山寨食品危害大
在農村很多小賣部,傍名牌的山寨食品比比皆是。
半月談微博上,一位網友曬出自己在農村學校附近的小賣部里看到的山寨食品,包括“小百兔”“好吃店”“康帥傅”等,包裝和名稱能夠以假亂真。
河南伊春縣黃村附近,酷似阿爾卑斯的棒棒糖。
記者采訪發現,這些食品除了衛生狀況堪憂外,其添加成分對人體危害也很大。在一款名為“魚酷”的產品外包裝上,僅甜味劑就達7種。
彭亞拉的研究團隊通過對30余種辣條分析發現,一些產品加入的化學添加劑多達22種,根據當地檢測部門檢測,一些產品中鈉含量和細菌含量超標。
劣質冰糕和飲料類食品基本由食用香精、甜味劑、酸味劑、色素等食品添加劑調制而成,營養無從談起。
“添加劑不是天然的食品成分,加入過多,對身體危害非常大。輕的會導致急、慢性中毒,嚴重的會致癌!
河南省腫瘤醫院醫生莊昊說,長期過度食用甜味劑超標的食品,危害人體肝臟及神經系統,對小孩危害更明顯。
劉璐說,農村孩子患高血壓的幾率要高于城市,主要是因為孩子吃太多重口味食物后,對鹽的攝入量會增加,容易誘發慢性疾病。
“五毛食品”緣何屢禁不止
半月談記者采訪發現,除農村消費水平低之外,意識不足、監管不夠,是導致農村學校周圍垃圾食品泛濫的主要原因。
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父母們給孩子更多的零花錢,而孩子們辨別能力不強,很難擺脫對來源不明食品的誘惑。
此外,農村以留守兒童居多,而隔代監護人受教育水平低,他們對食物營養與食品安全認知匱乏!捌鋵,一些家長和孩子都知道不好,但孩子控制不住,家長也管不住!眲㈣凑f。
在一家小賣部,記者隨機問了幾名學生,為什么對“五毛食品”愛不釋手!拔覀円猜犝f辣條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但沒感覺到哪里不好,只要一想到這個味道,口水就在嘴里打轉轉!睂W生們說。
記者采訪發現,農村之所以成為山寨食品泛濫之地,主要是由食品安全監管缺位導致。
近年來,食品安全管理越來越嚴格,但基層執法部門因各種因素,重視程度不夠,農村也就成了監管“洼地”,而農村校園周圍的“五毛食品”,更是“洼地中的洼地”。
在一些中小學校外,不少流動商販給監管帶來難題。每到課間休息時,學生們都不用出校門,只要通過柵欄的縫隙,小攤們就會將油炸、冷飲或是一些“五毛食品”賣給孩子們。
“農村這個市場很大,我們監管隊伍人員又很少,也缺乏必要的檢測設備。雖說通過不間斷的檢查監管,能起到一些效果,但這是個動態過程,今天我們檢查過的,可能明天又來了,你再去檢查沒收,走了之后他們又會銷售!焙幽鲜⊙咏蚩h食品安全委員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湖南懷化新晃縣一學校附近,山寨的“橡皮糖”。
捍衛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
有專家表示,問題食品扎堆農村的主要癥結,并不在消費環節,而是在生產、流通環節。要讓問題食品在農村無處藏身,必須從源頭治理,加強監管。
2016年底,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安部、農業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五部門聯合開展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專項督查,要求完善農村食品生產經營全鏈條監管,形成全方位、全環節、全覆蓋的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長效機制。
此外,督促地方政府落實農村食品安全工作屬地管理責任,建立起嚴格的問責制度和追懲機制,加強對一些生產、銷售場所的日常管理和監督力度。
作為農村人口大省,河南組建近2000個食品藥品監管所,針對抽檢不合格的“五毛零食”及其生產經營企業,依法嚴厲查處,改善了農村基層地區出現的食品安全監管空白狀態。
“我們走訪了許多農村,發現農村食育知識普遍缺乏,家長說不清,學校道不明,孩子更是不在意!眲㈣凑f,僅靠制度約束還不夠,還需進行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
劉璐建議:
一方面,要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法律、業務培訓,強化其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食品安全意識;
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種形式,強化對廣大農村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教育,在學校開展飲食行為教育,讓孩子們形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彭亞拉建議,把膳食營養指導與食品安全教育納入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提高孩子們的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