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維生素飲料混戰三年后,石藥集團旗下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已難尋蹤跡。果維康飲料銷售渠道從全國收縮到石家莊市場周邊。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中,也并未看到這款飲料的身影。北京商報記者深入調查發現,“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當初生產的原因是消化產能過剩的維生素C,作為原料藥企業的石藥集團面臨越開越大的環保壓力,維生素等原料藥業務不斷壓縮,完成使命的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消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鋪貨大幅萎縮
與布局之初的廣泛鋪貨相比,在超市、電商等主流渠道中,石藥集團旗下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基本銷聲匿跡。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多家超市都未看到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永輝超市、華聯超市等多家超市工作人員均表示,沒有該品牌產品銷售。北京商報記者在淘寶上搜索“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也并未找到有相關店鋪銷售該產品。在石藥保健品官方旗艦店內同樣未看到這款飲料,在與旗艦店客服溝通時了解到,旗艦店內沒有上線“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目前該款產品僅在石家莊賣得比較普遍,至于在北京哪里能買到并不清楚。
石藥集團2013年推出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并在2014年全面鋪貨。北京市場是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布局的重要市場,2014年時天客隆、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內均有銷售,淘寶網也有部分店鋪銷售果維康牌飲料。
除了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石藥集團還于同年推出過核桃果仁露產品,但這一產品也處于半隱退狀態。中起食品飲料招商網相關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沒有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生產代理情況,只有核桃果仁露產品代理人員信息并提供一位核桃果仁露產品代理人聯系方式。
北京商報記者聯系該核桃果仁露產品代理人了解到,石藥集團基本已不生產核桃果仁露和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上述代理人員表示,“2013年和2014年,石藥集團在北京做飲料產品,現在已經退出北京市場。北京區域應該不會看到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在石家莊還能找到一些”。至于為什么退出北京市場,該代理人員并未給出太多解釋,只表示當初產品賣得不是很好。
在石藥集團的財報中,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銷售數據并未計入。針對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是否已經退出北京市場以及目前飲料業務發展具體情況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多次撥打石藥集團總部及石藥集團中諾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聯系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咖啡因取代維生素C
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瓶體上標注的生產商是河北中諾果維康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中諾果維康”)。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網顯示,河北中諾果維康經營范圍為飲料生產、銷售;保健食品、糖果制品生產銷售以及保健食品批發零售等。法人代表為潘衛東,控股股東為石藥集團新諾威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藥新諾威”)。
石藥集團正考慮分拆石藥新諾威于內地一家證券交易所獨立上市,石藥新諾威主要從事制造與銷售咖啡因(食品添加劑及原料藥),以及維生素 C 保健品及飲料產品。
石藥集團相關高層曾表示,石藥新諾威咖啡因約占全球40%市場份額。過去四年石藥新諾威咖啡因業務毛利率水平在 18%-23%之間,基本穩定,2016年價格略微上漲,市場占有率也獲提升。2016年,該板塊收入為7.6億元,經營利潤為1.75億元。在市場提升的同時,石藥集團認為大健康產業將是未來發展方向,決定將核心資產留在港股,咖啡因等大健康業務剝離至A股上市。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稱,石藥集團分拆咖啡因等大健康業務獨立上市依然面臨營銷渠道及專業管理人才的問題!叭绻蛔錾嫌尾牧铣鍪鄣葮I務,石藥集團大健康板塊業務還可以,但涉及下游終端產品,石藥集團依然面臨營銷渠道和經營管理問題!
其實,推出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核桃果仁露產品本是石藥集團向維生素產業下游延伸布局的創新嘗試,但在欠缺專業推手和運營團隊的情況下,飲料業務如今的表現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表示,生產果維康維生素C飲料初期,石藥集團想依托藥企對于硬件以及配方方面的專業性做飲料領域的延伸,這款產品2013年剛推出的時候也做過一定的廣告宣傳,隨后向全國擴張。在朱丹蓬看來,石藥集團借助原料優勢分羹市場無可厚非,但專業營銷管理團隊以及營銷渠道缺失,造成該款產品整體銷售情況不樂觀。石藥集團開始收縮銷售渠道,從全國收縮到華北地帶,從華北地帶收縮到河北直至目前收回石家莊周圍。
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合伙人趙衡表示,大健康產品并不那么好做!按蠼】诞a品的核心是滿足用戶需求,如果產品滿足不了用戶需求,反而會成為雞肋!
使命終結
受環保政策壓力、產能過剩以及生產成本過高等影響,近年來原料藥企業轉型十分普遍。石藥集團前身是中國制藥,為國內原料藥主要生產商,1994年上市之初公司主營業務為青霉素系列、頭孢菌素系列和維生素C系列的原料藥。
2002年,集團完成制劑分公司向中國制藥的注資,通過重組成立中諾藥業,實現從原料藥到原料、制劑雙線發展的戰略轉型。經過初始兩年發展,石藥集團原料藥和制劑銷售收入比例約為7∶3,但原料藥依然是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發展十年后,中國制藥將恩必普藥業、歐意藥業和新諾威藥業等創新藥業務納入麾下,中國制藥更名為石藥集團。此項重組是石藥集團的重大轉折點,成藥業務所占比例首次超過原料藥,創新藥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發動機。
目前,石藥集團轉型已見成效。根據興業證券研究所發布的研報顯示,在原料藥和普藥增長乏力背景下,創新藥已經成為石藥集團業績主要增長點,銷售收入2012-2015年復合增長率高達約43%。目前創新藥收入占公司總銷售收入的37%,但創新藥利潤率較高,已成為石藥集團主要利潤來源,占總利潤的比例達到約80%。興業證券研究所認為,石藥集團已經從原料藥企業轉型為高端創新藥生產商。
2013年石藥集團進入維生素飲料領域時,有分析人士稱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該公司意在消化產能過剩的維生素C。數據顯示,2010年后,石藥集團維生素C業務銷售收入和利潤出現下滑趨勢,并自2012年出現虧損。直到去年維生素C價格上升,石藥集團維生素C業務扭虧為盈。
石藥集團在2016年財報中表示,公司維生素C市場總體產能過剩的局面仍然存在,但產品價格在多年持續震蕩下滑后觸底反彈。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著重于銷售市場開拓及生產技能提升,期內銷售量有所增加,生產成本持續下降等,維生素C業務在2016年已經扭虧為盈。上述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表示,不管是從維生素C飲料產品銷售情況看,還是公司維生素C業務已經扭虧為盈,石藥集團應該不會繼續涉足維生素C飲料領域,而是專注研發創新藥提升創新能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