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鄉村大廚做千碗飯 酒店里做不出這味
(1/9)
在河南禹州鳩山鎮一座山腳下的空地上,有一群穿著紅衣戴著白帽的老人正在五口大鍋前忙碌著,他們是來自附近村莊里的鄉村廚師,今天的任務是做出至少一千碗可口的大鍋燴菜,免費給路過的游人品嘗。近些年大鍋燴菜屢屢在網絡上曝光,讓這種逐漸消失的鄉土菜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來自:鄉土河南)
畫面中的六位廚師都已六十多歲,今天特意穿上了嶄新的工作服,甚至還戴上了透明口罩,可以說“全副武裝”,紅色的服裝穿在老人們身上煞是亮眼,和濃郁的鄉土環境形成反差,看起來很有喜感。
做一碗大鍋燴菜,要經過鹵、炸、炒等環節,這兩位師傅正在切豆腐,豆腐在大鍋菜里的吃法往往是先炸,然后再下鍋燴,所用食材除了豆腐,還有鹵肉、粉條、白菜等鄉村常見的季節菜。
廚師正在炸的這種食材叫“豆腐魚兒”,是豆腐切成小魚狀,然后裹面糊下油鍋炸成,豆腐之所以會有這種做法,跟過去鄉民對大魚大肉的向往有關,魚不容易吃到,就想辦法做出形似的東西來替代,這也算是民間廚師的一種智慧。
剛從大鹵鍋里撈出來的鹵肉塊,熱氣騰騰的看著很有食欲,吃肉要吃肥肉的觀念,曾經影響了農村人很多年,不過一碗香噴噴的大鍋菜,還真離不開這肥嘟嘟的肉片子。
六位廚師各有分工,有負責切菜,還有負責過油、炒菜,每個人都揀自己最擅長的手藝來做,炒菜的師傅最忙碌,不停地拿著一個和小鐵鍬一樣大小的鍋鏟在鐵鍋里來回翻。
做大鍋菜離不開粉條,可以說它是除了肉之外最重要的一種食材,這些成捆的粉條洗過之后沒有泡軟,直接放鍋里熬煮,這種豪邁的做法更透出了濃重的鄉土味。
滿滿的一鍋菜,經過廚師的調味兒,放入香菜和蔥花之后,就可以盛出來供大家品嘗了。像這樣大小的鍋,六位老人今天要做出八大鍋,才能滿足中午一千多人的吃飯需求。
在水泥路的旁邊,擺了一百多張圓桌子,參加活動的攝影師、演出人員還有游客,大家不管認不認識,都圍在一張桌子上坐下,每人一搪瓷碗大鍋菜,蒸饃隨便吃,每一位嘗過這碗菜的人,都對老人們的手藝贊賞有加。攝影記錄|張根棟
更多鄉土美食歡迎關注公眾號鄉土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