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售貨機作為“24小時營業的微型超市”,因占地面積小、點位分布靈活,可以滲透到樓道、地鐵站等門店難以進入的空間,有效解決了實體零售業房租高漲、高人力成本等痛點,呈現出爆發式發展。
近日獲悉,統一中控將加快在大陸布局自動售貨機業務。據了解,統一中控今年資本支出將擴大至13億—15億元,其中有三成約4.5億元要投入至擴大自動售貨機裝設,并打算利用此新興通路布局銷售飲料、泡面,預計裝機數今年突破萬臺大關,借助自動售貨機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根據統一中控年報數據,相較于2017年的7.5億元及2016年的11.2億元,今年的支出回到了2015年的水準。除基本的采購產品、升級改造設備、研發設備投入等資本支出,增加的支出將用來擴充自動售貨機,由此可見統一布局自動售貨機的力度與決心。
國內自動售貨機增速超100%
中國13億人口對應自動售貨機存量僅有20余萬臺,即每6500人擁有一臺,相比日本每24人占有一臺(1.2億人口,580萬臺)、美國每45人擁有一臺(3.1億人口,691萬臺)的存量市場,中國自動售貨機仍有很大增量空間。
AC尼爾森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市場將每年增加5萬—10萬臺自動售貨機,沿海城市將有3.5億人經常使用自動售貨機。
最近5年,自動售貨機渠道的年均銷售增速已經超過100%。預計到2020年,一臺自動售貨機的月銷售額將達到6000元,自動售貨機渠道年銷售額將接近1000億元。
快消品巨頭搶占零售新渠道
近年來,由于外部大環境,例如人口、消費、媒體、網絡、競爭等多種不利因素聚合疊加和共振,包括寶潔、可口可樂、雀巢、康師傅、娃哈哈等國際國內快消品巨頭都出現了銷售業績連續下滑的現象。
特別是在一些傳統渠道,由于成本的不斷提升,部分快消品企業陷入了“無量無利”的困局。傳統快消渠道幾近飽和,在市場增長潛力挖掘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快速成長的新興渠道、特別是自主建設并可直接管控的自動售貨機行業吸引了越來越多快消品企業的目光。
農夫山泉:率先跑馬圈地,開放加盟利益共享。2015年,以農夫山泉為首的品牌企業先下手為強,率先在全國范圍布局。截至2017年,農夫山泉所屬自動售貨機規模突破10000余臺,并成立專門的事業部予以運營。農夫山泉自動售貨機一直以飲料為主營業務,并開放加盟平臺,合作方式靈活,充分保障加盟商的利潤空間。通過對傳統渠道合作伙伴的改造升級,農夫山泉不僅實現了彼此關系的發展,也進一步補充提升了整個市場占有率。
娃哈哈:飲料界龍頭,更要做自動售賣機老大。依托娃哈哈強大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娃哈哈將按照“3年10萬臺、10年100萬臺”的節奏鋪設自助售貨機,總投資為20億元,以打造娃哈哈自有的全國性智能零售終端店。截至2017年9月,在全國布局了12600多臺自動售貨機,銷售速度領先全行業。保守估計,到2019年娃哈哈有可能成為自動售貨機的行業龍頭。
旺旺:大小機型上馬,千臺布局開放合作。2017年12月,旺旺另辟蹊徑,進入自動售貨機市場。預計今年將于全國各地拓展上千臺機器,包含交通樞紐、醫院、學校、游樂影院景區、工廠園區等。這種由國內第三方售貨機廠商代工的自動售貨機,可以容納432件單品,分為大、小機型兩種。其中,80%為旺旺熱銷商品,20%可自選旺旺推廣新品。旺旺自動售貨機將開放兩種合作模式。
良品鋪子:涉足無人智能柜,拉近人與貨的距離。今年1月8日,良品鋪子公司副總裁趙剛透露,良品鋪子已涉入無人智能柜領域,想要把門店與顧客的距離從300米縮短至15米。
除了以上企業近期動作較大以外,其他飲品例如康師傅、今麥郎等企業也沒有閑著,都被傳悄然練兵,開始組建“自販試點部隊”。光明乳業、三只松鼠等食品企業也隨時可能加入這一陣營。零售商中,包括永輝、羅森、良友、來購、全家等都在蠢蠢欲動。
從2011年到2017年,這期間對于國內自動售貨機行業而言雖不能稱為“黃金歲月”,但被稱為“黎明之光”卻是綽綽有余。
從現階段看,該行業仍然屬于普及的早期階段,因此無論是業內力量或是業外資源方都應在消費趨勢改變的大前提下,深入思考近些年自動售貨機行業市場發展給出的啟示,立足過去、大膽創新,以尋求新的突破。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