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新聞 -> 正文
    朋友圈“科普文”聲東擊西
    時間:2018-09-15 16:15:10 來源:中國食品報

      美國《預防醫學報告》雜志的一項研究表明,跑步者在休息狀態功能連通性上有“明顯的差異”,差異可能擴展到“與運動無關的活動”。換句話說:跑步可以使你更聰明。去年,某公眾號發表的一篇文章則說“辟谷有利于健康”。如今,這些所謂的科普類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瘋傳,但有些文章實際是某種保健品的廣告,點擊有些文章文末的“閱讀原文”甚至能夠直接跳到購買產品的頁面。

      這類“科普文”是如何生產出來的?科學性又有幾分?

      引用內容斷章取義

      據了解,這些“科普文”的主題定位于大多數讀者所面臨的身體問題,如濕氣重、脫發、久坐、肩周炎等,而為了吸引讀者眼球、增加可信度,這些文章一般會在文中提到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或者在文中列舉專家信息為文章提供支持。

      比如,一篇介紹13種類似于保持快樂心態、少吃油膩食品抗癌方法的文章,在其開頭列舉了6位專家的職務和姓名。

      原鐵路工人李福經常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此類科普文章,他說:“文章說的有理有據,也沒有花太多心思去質疑真實性,參考一下未嘗不可。”

      但是,經查閱此類文章中所提及的期刊文章,發現大多很難查到與之對應的來源文章。

      對此,在山西醫科大學讀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宋澤鵬說:“國外確實有可能會做這樣的研究,但公眾號不是科研,文章中好多引用的文章一般都是其他文章或者公眾號引用過的,然后直接抄襲,只要能顯得有依據就可以了,當然也有可能會斷章取義。比如,一些公眾號在寫文章時只選擇對其有利的那部分內容,所以很難查到對應文章!

      宋澤鵬說,他身邊也有好多朋友都創建有類似的科普類公眾號,操作模式大概是:抄襲加部分改動,加廣告。

      據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科普微信公眾號的小編介紹,該公眾號由一家健身公司運營。當被問及如何寫出看似“旁征博引”的微信科普文章時,小編說:“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去獲取資料,然后自己進行加工,最后以合理的方式呈現給大眾,合情合理就行,當然會考慮真實性,不會誤導讀者!

      多為保健產品廣告

      調查發現,一些微信科普文章的文末或者文中一般會有產品購買鏈接或者咨詢所用的微信公眾號。在隨機掃描其中一個附在科普類文章文末的微信二維碼,添加售賣文章所介紹的一款膏藥的經營者為好友后,詢問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副作用應該找誰?他說:“藥店沒有賣,黑膏藥是純中藥的,沒有任何副作用,使用了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如果有問題微信聯系我!

      但在質監局的官網標準編號一欄查詢時,并沒有查到這一編號。問及此事,經營者并沒有做出解釋。上網搜索該產品發現存在大量宣傳帖,大都為網友在貼吧咨詢膏藥療效如何。有網友在提問帖后留言稱治療效果良好,并附上“李老師”的微信號。

      而另一篇文章通過點擊“閱讀原文”就能鏈接到一款保健品的購買界面,登錄公眾號就能支付購買,界面中能看到產品銷量,卻沒有購買者的評價以及售后窗口。而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網站查詢賣方提供的專利申請編號,同樣沒有搜索結果。

      就讀食品工程專業的王紫燕曾經在保健品商店實習,她介紹說:“保健品市場十分混亂,利潤很高,一般沒有什么療效,但也吃不壞人,在實體藥店購買的保健品維權都很困難,更別說通過微信買賣的產品了。”

      利用微信平臺營銷

      現代人都關注自身身體健康,生活質量的提高使得消費者愿意為身體買單,偽科普文的作者正是利用了消費者的這一心理,通過微信平臺進行經營活動。

      一篇介紹如何養氣血的微信文章實際上在推廣辟谷班,該班課程為期兩天,收費600元,需要在微信中先支付100元定金。據了解,這個辟谷班目前已經舉辦26期,15人一期,招滿即開班。

      宋澤鵬說:“道家的辟谷歷史由來已久,但并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患有低血糖和胃炎的人需要規律的飲食,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當該班的指導師郭某被詢問辟谷會不會引起低血糖時,他說:“低血糖不用擔心,我們幾乎每期都有低血糖明顯的同修,通過兩天辟谷可完全扭轉低血糖體質,下次辟谷就不會出現低血糖。如果在辟谷過程中出現因低血糖引起的眩暈,可以通過道家呼吸吐納有效緩解!

      據了解,偽科普類文章大多與經營活動掛鉤,或是在文章中加入購買鏈接或者地址,或是宣傳某一產品,或者招生開班。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