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客在韓國首爾一家超市選購牛肉。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1月7日《南方周末》)
在韓國最流行的電商網站可以看到,網上銷量最好的韓國產豬肉,價格大概會在每500克2美元左右浮動。
中國觀眾在觀看韓國電視劇時,經常會看到劇中人將五花肉或者牛肉作為貴重贈禮的劇情。有時,觀眾也會看到,韓國藝人在綜藝節目中表示,收到了牛肉禮盒,受寵若驚。
那么,韓國的豬肉和牛肉真的很貴,以至于韓國人吃不起嗎?
其實未必,F在訪問韓國最流行的電商網站,比如Gmarket或者易買得網上超市,可以看到,網上銷量最好的韓國產豬肉,大概會在每500克2美元左右浮動。這樣的豬肉敞開供應,在韓國全國冷鏈配送,并非一時的特價。用戶的好評留言會有成千上萬條。
翻閱多年以來的行業報告,豬肉零售價格也差不多是在這種價格上下浮動。比如,根據韓國國營農漁貿易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一份報告,豬肉的零售價從每500克1.6美元上漲到了1.8美元。而在2018年同期的零售價則是1.4美元。此外,自韓國電商網站上,暢銷的普通牛肉品類的價格也和中國類似。
同時,根據多種官方或者商業機構的調查統計,韓國也是居于世界前列的肉類消費大國。在水產品以外的肉類消費中,豬肉大約占韓國肉類消費的一半,而牛肉的占比超過兩成。根據自由行游客的體驗,在韓國餐廳吃肉類自助餐的價格,大致也和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類似。
因此在韓國,想吃肉、吃得起肉完全不是問題。
那么,中國人傳言韓國肉類奇貴的原因何在呢?韓國人以豬肉牛肉作為贈禮又有何緣故呢?
原來,作為一種消費習慣,脂肪多、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受到韓國消費者的追捧。在瘦肉偏多的普通豬肉作為日常消費品走進千家萬戶,供應了工作餐,滿足了平價小餐館用于韓國烤肉需求的同時,肥肉更多的五花肉的價格明顯比普通豬肉高一截,其平價售價可能達到每500克8美元。如果是高端品牌的五花肉,其價格有可能會更貴。五花肉是韓國豬肉產業中價值最高的部分。在機構發布的行業報告中,五花肉往往也是和一般豬肉分列的。因為瘦肉不受重視,脂肪多的豬肉受到追捧,消費量不平衡,所以在韓國所進口的豬肉中,五花肉和肥瘦相間的梅花肉占了多數。
與之類似,在牛肉消費上,韓國也有一些特殊的文化。在韓國,進口牛肉和普通牛肉都并不貴。但特殊的“韓牛”則貴出許多。韓牛養殖戶會給他們的牛按摩、刷毛,保持運動和休息的比例,以提升牛肉的品質。肥瘦相間,有大理石一般紋路的韓牛肉是韓國的驕傲特產。每500克優質韓牛零售價超過30美元是很尋常的。而高端品牌的禮盒裝韓牛,也因此成為婚禮和節日上的禮物。
所以,2016年韓國推出“史上最嚴”的反腐敗法律,公職人員、教師與媒體雇員被禁止收受價值5萬韓元(不到50美元)以上的贈禮,韓國人發現,可能不能再給他們贈送傳統上作為熱門禮品的精美韓牛禮盒了。
不過,如果有外國人就本地牛肉如此高價而感到驚訝時,韓國人可能會告訴外國人,他們日常消費的牛肉也是進口貨或者普通無韓牛認證的一般牛肉。因此,日常的牛肉消費支出也和其他國家差不太多。優質的韓牛多數情況下也只是在節日或者在高級餐館享用的奢侈品。
總之,目前韓國豬肉和牛肉的價格,就日常消費角度而言平易近人!绊n國肉貴,韓國人吃不起”的傳言只是文化上的誤會。
不過,歷史上,韓國也是逐漸成為肉類消費大國的。在1950、60年代,作為發展中國家,韓國的牛肉消費很少,耕牛也是寶貴的農業生產資料。到1980年代初,韓國已經成為中等收入國家,韓國的肉類消費量也大概只是當前的四分之一。甚至,直到本世紀初,高昂的國產牛肉價格也是提高韓國肉類總消費量的不利因素之一。不過,隨著韓國和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協定實施,韓國的肉類進口量迅速增長。2018年韓國進口豬肉達57.1萬噸,比2017年增長了17%,是1998年進口量的十倍。盡管在貿易協議簽訂之初,韓國的養殖戶激烈抗議,從結果看,韓國消費者確實還是得到了實惠,進口肉類滿足了韓國人對更多數量的五花肉和更廉價牛肉的需求。同時,韓國本土養殖戶也沒有因為受到太大的沖擊,因為他們提供的有品質的本土豬肉牛肉可以比進口肉產生更多的附加值。也正因為有進口肉類的補充,韓國在前些年經歷口蹄疫疫情沖擊時,仍然基本保證了市場供應。
(作者系媒體人)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