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白糖主力期價大幅下挫,周度跌幅約3.79%。截至5月15日周五夜盤,鄭糖2009合約收于4913元/噸,相較一周的下跌趨勢,周五鄭糖合約轉為小幅震蕩。
分析認為,雖有外部糖源增多對市場構成利空,但利空已逐漸出盡,消費漸漸恢復,國內還需等待保障措施關稅變動的政策落地。關稅壓力過渡后,消費旺季來臨,疫情需求恢復加快,中長期低位投資價值提升。
進口利潤空間暫較大 市場等待政策落地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大幅波動。布倫特原油05期價“跌出屏幕”“首次負價”,投資者“一覺起來懵了”等令人震驚的市場消息依然歷歷在目,與原油市場相關聯的其他產品也無法獨善其身。
究其根本,疫情導致能源需求下滑,航空旅游、駕車及公共運輸行業受重挫,致使燃料乙醇產量也大幅下挫。據了解,巴西乙醇行業因此面臨危機。巴西甘蔗行業協會(Unica)等協會在致巴西總統的公開信中表示,目前巴西的乙醇售價低于生產成本。
在乙醇生產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被用來生產乙醇的一部分甘蔗被轉為生產食糖。巴西甘蔗行業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2019/20榨季巴西甘蔗制糖比例約為35%,而2020/21榨季預計為45%。
巴西的蔗糖出口、占比均屬全球較高,在供給徒然增加的情況下,全球需求由于疫情影響并未完全恢復,這對國際食糖市場形成利空影響。
另外,巴西貨幣雷亞爾的持續貶值,使商家傾向于以美元為結算貨幣的出口貿易,以保證自身利益。中信建投農產品分析師吳新揚稱,巴西疫情依然在持續發酵,5月14日巴西新增病例創新高,達到12392人,累計已破20萬,對經濟的悲觀情緒可能令雷亞爾延續貶值趨勢,刺激食糖生產和出口。
據天下糧倉數據,鄭糖主力與配額內巴西糖進口成本價差為1956元/噸,與配額外巴西糖進口成本價差為364元/噸。利益驅動下,進口市場的活躍必然造成國內原糖銷售的低迷。
雪上加霜的是,保障措施稅將于本周到期也構成市場對廉價進口糖的恐慌。配額外85%關稅大概率將回歸到50%,進口利潤空間進一步放大。經計算,配額稅回歸后,以5月15日鄭糖主力價為基礎,其與配額外巴西糖進口成本價差將升至1160元/噸。
然而,吳新揚表示,長期來看,在低糖價背景下,全球食糖生產國持續性的增產難度偏高,預示下一榨季北半球產糖國可能出現減產契機。
一德期貨資深分析師李曉威也表示,政策預期進口放開,配額放開等消息需要理性對待,當前背景下放開政策管控是較為困難的。
糖漿進口真的能成“氣候”嗎?
除因國際糖價下跌導致的進口原糖增多外,享受零關稅或最惠國低關稅政策的糖漿近日成為市場的焦點。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中國進口了9.2萬噸糖漿,4月份進口了12萬噸糖漿。截至4月底,19/20榨季累計進口糖漿達38.3萬噸。按68%糖度推算,大致可替代26萬噸白糖。
據了解,進口糖漿的主要成分是白砂糖、粗糖,可以直接用于食品飲料生產,類似于果葡糖漿,雖然價格上與果葡糖漿相差不大,但口感上要好于果葡糖漿。進口糖漿有效的規避了食糖關稅以及配額許可制度的約束。
市場憂慮糖漿的大量進口將搶占更多的食糖市場。
不過,李曉威表示,糖漿的進口預期有些夸大,東盟成員國進口是0關稅,其他國家關稅是30%,泰國進口的0關稅價格在5300元/噸以上,越南的便宜300元左右!皵祿䜩砜,價格優勢并不明顯,其他地區的加關稅進口則毫無價格優勢,短期預期的進口能否實現也是有很多障礙的!
建信期貨分析,進口糖漿和果葡糖漿一樣,液態漿水不利于保存,一般都是按需生產,這限制了它的大規模應用。
另外,經建信期貨調研了解,大型飲料企業并未使用進口糖漿,原因主要是工藝流程及生產規模問題,而喜歡使用廉價果葡糖漿的小型門店如奶茶店、烘焙坊更容易轉用進口糖漿,且目前這種糖漿也有小包裝在售。如此,則進口糖漿對國內食糖市場的沖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在成本、使用率、保存期等多重因素下,糖漿是否在國內市場大量取代食糖市場依舊存疑,后期仍需關注具體數據。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不排除部分企業以進口糖漿為名實質進口食糖的可能。
仍需持續關注國內外動態
印度作為另一產糖大國,糖價的波動也與其生產密切相關。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5月13日最新更新的沙漠蝗蟲情況,在東非,由于沙漠蝗蟲生長與當前的生長季節相吻合,因此對糧食安全和生計構成了威脅。此時,有一種風險是成群的蝗蟲將遷移到印度——巴基斯坦邊界兩側的夏季繁殖區,以及蘇丹,甚至西非。后期還需持續關注沙漠蝗對印度的入侵情況。
另外,國內食糖需求或將增加。
建信期貨分析,隨著天氣變熱、疫情緩解,國內生產生活逐漸恢復正常,預計夏季冷飲用糖的需求會逐漸改善食糖需求,糖價下跌動力會變弱。
根據百度消費者指數戶外樣組的數據,2020年4月對比此前的3月,戶外食品飲料花費增長27%,復蘇勢頭強勁,其中冰淇淋、啤酒、包裝與現制飲品表現搶眼,成為了消費者回歸戶外消費后的優先選擇。這種需求恢復既體現在五一節后現貨市場價格上漲、成交放量的采購中,也體現在4月份的食糖銷售數據中。
吳新揚也表示,在這些外部糖源的利空逐漸被市場認識之后,基本意味著利空出盡。國內疫情得到持續控制,需求逐漸恢復,且產量基本落地,產銷矛盾不足以驅動本榨季行情。
李曉威分析,中期看,消費雖降,但庫存壓力不大,關稅壓力過渡后,消費旺季來臨,疫情需求恢復加快,中長期低位投資價值提升,期貨向上修復基差概率高,長期看,糖料作物產區播種大多完成,面積變化不大穩中有增,長后期供應壓力沒有明顯增加。(馬悅然 劉玉龍)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