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食品,本意是延長食物貯存時間,予以人們方便的發明,然而在問世百年后,如今卻飽受消費者的質疑。撇開口感和味道不談,不少消費者認為罐頭食品不新鮮,缺乏營養且含有各種添加劑,對人體健康有害,這三大質疑也成為了當前消費者謹慎對待罐頭食品的原因。
那么,罐頭食品真的像大家所說的那樣不健康嗎?鮑叔看未必。
一、罐頭食品真的不新鮮嗎?
與煙熏、日曬、鹽腌相同,罐頭食品的初衷是為了延長食物的保質期,罐藏技術作為年輕的嘗試也不過200余年時間,依靠良好的容器密封性能與合適的熱力殺菌實現長時間保存?梢哉f,罐頭食品的出現正是為了給食材保鮮,與消費者固有的“保質期長=長期存放=不新鮮”想法可以說是相反的。
為了保證罐頭食品的新鮮,廠商不僅需要挑選應時當季的新鮮食材,甚至不止主導加工環節,連源頭的食材種植、捕撈、生產也常親力親為。通常來說,從新鮮食材到成品罐頭的時間較短,加工過程中的殺菌反而能使食材長期保存在新鮮狀態,很多時候比徑直放入冰箱儲存還要更新鮮。
二、罐頭食品真的沒營養嗎?
加工食品勢必破壞營養成分,進而成為垃圾食品的觀念似乎也已根深蒂固,確實諸如耐熱性較低的維生素是會因加熱破壞,但罐頭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不易流失,能充分滿足人體所需。
據悉,罐頭食品的現代加工采用瞬時高溫技術,加熱溫度一般在120℃左右,低于家庭料理的180℃,營養流失小于日常烹飪,也不易受到采集、運輸、儲存等新鮮食材流通的中間環節時間的消耗。更有甚者,像是魚類所富含的鈣質,經由高溫加熱反倒能進一步釋放,更具營養。
三、罐頭食品真的不安全嗎?
罐頭食品的安全與否,看完前兩條或許已經能解決部分疑問,消費者質疑其安全性無外乎罐內細菌微生物滋生和防腐劑。前者上文已有介紹到,罐頭加工過程會經過長時間的高溫殺菌,消費者擔心的肉毒桿菌在高于85℃的環境超過5分鐘就會被破壞,因此不用過于擔心罐頭食品中細菌微生物的危害。
至于防腐劑問題,國家相關規定中要求,罐頭食品不允許添加防腐劑。況且當前罐頭食品之所以能夠長期保存,更多是依靠真空、密封和殺菌達到無菌無氧狀態,使微生物沒有生長、繁殖的條件,因此無需添加防腐劑也能實現目的。
由此可見,消費者看待加工食品確實存有一些誤解,大可不必因網絡流言過分“妖魔化”,畢竟它們的初衷同樣是為方便我們的日常生活,當然大家在選購加工食品時還是得認準值得信賴的品牌,并多多留意商品詳情,以便更好地享受美食帶來的幸福感。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