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推動中國品牌建設,進一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在第八個“中國品牌日”到來之際,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下,新華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國家品牌網等機構于5月10日至12日,聯合大型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主流媒體、行業協會等,在浙江舉辦了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等品牌日系列活動。
在5月12日舉辦的“2024《中國品牌十年路》發展報告發布會”活動上,揭曉了點贊“2024我喜愛的中國品牌”入圍名單,作為上榜品牌代表之一,蒲江縣受邀出席并發表講話。
蒲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彭東表示,近年來,蒲江縣在區域公共品牌打造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在提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和提高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蒲江縣將深化地理標志保護工作,持續推進地理標志產業規;、集約化和品牌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奮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創宜游的“生態福地、大美小城”。
蒲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彭東
蒲江是全國千年古縣,地處成都、眉山、雅安三市交匯處,是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擁有“三山兩河四湖”的良好生態資源,氣候適宜,土壤肥沃,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蒲江成為丑柑的絕佳孕育之地。
“蒲江丑柑”也叫“不知火”,又名“丑八怪”,因其造型獨特、營養豐富、口感酸甜、柑香濃郁、無籽易剝皮等特點深受大眾喜愛。2015年,“蒲江丑柑”成功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同年,“蒲江丑柑”獲評“全國十大最具魅力農產品”稱號,一躍成為被外界稱道的蒲江地域品牌農產品之一。
“蒲江丑柑”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帶動力,不僅是丑柑的市場標簽,也是蒲江農產品的地標名片。2021年,“蒲江丑柑”獲評“最具影響力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大量蒲江本地農產、特產開始借助“蒲江丑柑”的品牌引導力走向市場。
為進一步提升“蒲江丑柑”地理標志的價值內涵,充分發揮“蒲江丑柑”地理標志在特色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蒲江地理標志產品競爭力,推動“蒲江丑柑”與特色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有機融合,蒲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蒲江丑柑產業協會聯合發文,啟動“蒲江丑柑“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促進工程”,以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高效益運用為主線,進一步完善“蒲江丑柑”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體系,加強對地標產品全面監管;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五統一”要求,確保地標產業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保持特有品質優勢。
與此同時,蒲江縣還創新推廣“兩個替代”措施(即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控),引導廣大農戶通過施用有機肥,采用生物農藥、理化誘控、以蟲治蟲等綠色防控方式,科學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化學農藥等方式種植,不斷提升“蒲江丑柑”品質,努力將其打造成一張具有區域代表性和優越性的地標名片,持續依托“蒲江丑柑”的產業縱向深度,進行橫向延伸,推動鄉村產業蓬勃發展。
通過系列舉措,如今蒲江全縣實現柑橘標準化全覆蓋,產品銷售價格成倍遞增,果農收入年年增長,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產品遠銷俄羅斯、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海外市場。
回望“蒲江丑柑”的成名路,不僅是一個區域探索農業品牌化發展路徑的范本,也是地標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次生動實踐。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于良好的生態優勢和產業基礎,除“蒲江丑柑”外,蒲江縣還擁有“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米花糖”“蒲江耙耙柑”等多個地理標志產品,其中,“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丑柑”三個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高達424.25億元,是全國唯一三個地標產品同時進入區域品牌榜單前40強的縣級城市。
相信未來,蒲江縣會繼續對標“西部領先、全國一流”,深入推進現代農業提升行動,全力抓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加快建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功能多元的蒲江都市現代農業新樣板,進一步實現農業高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目標,為“生態福地·大美小城”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會后,蒲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彭東接受了中國國家品牌網的專題采訪。
中國國家品牌網:近年來,蒲江縣在區域公共品牌打造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蒲江縣區域公共品牌培育的基本情況。
彭東:目前,蒲江縣擁有“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丑柑”“蒲江米花糖”“蒲江耙耙柑”5個地理標志產品,集中連片發展優質茶葉基地10萬畝,獼猴桃基地10萬畝,柑橘基地40萬畝,產業集中度達90%以上。2021年3月,“蒲江雀舌”正式獲得歐盟保護。同年,《蒲江丑柑—小丑果帶動大產業》納入國家知識產權局《地理標志助力精準扶貧典型案例》。在2023年的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中,“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丑柑”三個地理標志產品進入區域品牌前40強,品牌價值總量達424.25億元。
中國國家品牌網:蒲江縣圍繞區域公共品牌筑牢基礎,從制度保障措施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彭東:近幾年,蒲江縣在區域公共品牌發展上,做了很多工作,下面我圍繞蒲江實際,列舉最具蒲江特色的三點,第一,我們出臺了《蒲江縣地理標志保護管理辦法》,對專用標志的申請、使用和管理等進行統一規定。第二,制定了《地理標志產品蒲江雀舌》《地理標志產品蒲江丑柑》等15項區域性地方標準和70項內控標準,搭建起生產技術、產品質量安全、物流電商管理、產業產村融合發展4大標準體系,成功構建蒲江地標產業標準化新格局。第三,對地標產品基地建設、專用標志使用、圍繞“地標品牌+企業品牌”舉辦節會展會的,給予一定項目扶持和費用補貼。
中國國家品牌網:蒲江縣在提高區域公共品牌質量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彭東:一是在蒲江全域實施兩個替代工程(即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控),推進品種、品質、品牌“三品提升”。截至目前,全縣有機肥使用覆蓋率達75%以上,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超70%。二是打造農業標準、質量管理、綜合服務、巡查執法“四位一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三是構建“一中心一站兩室”的縣、鄉、村三級服務機構,全方位、近距離為種植戶和企業提供標準技術培訓指導、農資配送和糖分、農殘快檢等服務。四是建立蒲江縣網絡監管數據庫,開展對蒲江地標產品的網絡定向監測,降低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地標產品的概率。
中國國家品牌網:蒲江的地理標志產品這么多,在產業帶動鄉村振興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彭東:一是蒲江大力推進電商進農村工作,將傳統農業與電商產業深度融合,帶動冷鏈物流、包裝印刷等各環節共同發展,實現農民就地就業。2023年,蒲江縣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為35.1億元,農村電商產業鏈從業人數逾3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1%。二是建成水果電商物流中心,形成冷藏物流和保鮮氣調庫近20萬噸的全冷鏈倉儲配送能力,產地直發干線配送,推動快遞價格降本增效,3kg發往全國低至2元左右,較周邊地區普遍便宜近1塊。目前,蒲江快遞日均出港約50萬件。三是立足宜居宜業和美,推動50萬畝茶園果園“景區化”,建成幸福美麗新村126個,評選最美村莊、最美庭院等25個,獲評市級水美鄉村5個,“產業園+特色鎮+川西林盤”融合發展模式被農業農村部擬列為全國范例推廣。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