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包裝定制化生產
為了達到與會議采購客戶背景一致,廠家的會議用水在包裝方面要進行定制化生產,添加合作單位的LOGO,整體色調也要與集團或者酒店風格一致。在江蘇南京金奧費爾蒙酒店,380ml的百歲山在白色瓶蓋外加與瓶體同寬的黑色磨砂瓶蓋,以適應該酒店莊嚴高大的整體風格。然而,這種定制化包裝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因此,有些企業會根據采購客戶的影響力和需求量的大小做出取舍,保留影響力大、需求量大的會議用戶并在包裝上印制企業形象,其他的客戶統一標注VIP用水。
除了上述客戶形象定制外,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出于節約會議用水的目的,企業掀起了另一輪的定制化生產。有效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集會導致的“半瓶水”浪費多達100萬瓶以上。自2014年6月30日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的GB10789-2007《飲料通則》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開始實施。標準指出,鼓勵通過打碼、印制、連接、粘貼、噴涂或其他方式,在容量小于600ml的瓶裝飲用水包裝上設置使消費者能夠辨認自己飲用產品的數字、文字、圖形、符號或用于標記的涂層、區域等。為此,不少企業在會議用水的規格、包裝上做出些許改變。會議用水浪費現象通過國家標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遏制。
就瓶裝水而言,500ml左右的銷量最大。針對會議渠道用水,生產企業綜合多種因素,尤其是節水倡議,通常會將310ml、350ml、380ml等規格的瓶裝水主攻會議渠道。力恒生態(天津)商貿有限公司在2015年推出規格為350ml的岳龍泉主攻會議渠道,總經理宋早龍認為,結合人體用水需求和節約用水的雙重考慮以及多次的社會調研和模擬試驗,350ml水量既能滿足與會人員在會議過程當中的飲用水需求,又不會造成瓶裝水的浪費。
在節約瓶裝水政策導向下,2014年我國掀起瓶裝水“定制風潮”,各廠家在包裝上添加綠色標簽刮寫區。直到現在,針對會議渠道瓶裝水做出的這項小小改革仍然被很多企業沿用至今。陜西硒谷針對會議渠道用水,在每瓶水的瓶身處添加了一個“iwater”瓶貼,出席會議的人可在瓶貼上留下記號或寫上自己的姓名,可以有效避免因包裝相同而混淆造成的瓶裝水浪費。
除了“iwater”瓶貼,在瓶裝水脖頸處添加瓶頸掛標也是生產廠家針對會議用水的另一項節水舉措。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昆侖山再次成為新聞中心會議用水,不僅以350ml的迷你裝取代了500ml的常規產品,還在每瓶水的脖頸處添加了一個“珍享者簽名”瓶頸掛標。拿到水的媒體記者只需在簽名處填寫自己的姓名,這瓶水將跟隨領取人員,即便不慎遺失,也能通過瓶頸標再次找到它。
增強趣味性成新需求
當私人定制成為一種趨勢,如何讓定制更加有趣味成為瓶裝水企業思考的問題。生產企業通過改變外觀包裝、添加個性化標識或是應用新技術來實現增強趣味性的目的。
雙重定制滿足個性需求。同樣是響應節水倡議,阿爾山礦泉水在原有瓶貼的基礎上,推出附帶可刮涂層的環保手寫瓶,對會議用水進行了再升級。2015年,娃哈哈推出晶鉆水,外觀晶瑩剔透、高端大氣。值得注意的是,晶鉆水瓶身不僅自帶涂層可手寫簽名,同時添加了十二星座的個性化標簽,雙重定制,既有效緩解了會議用水的浪費問題,同時又適應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增強了趣味性。
掃描二維碼得知會議流程。2015年3月份,恒大冰泉首創“一瓶一碼”,二維碼追蹤溯源技術,全面啟動瓶裝水質量保障體系。自此,瓶裝水企業在二維碼技術上的應用范圍不斷得到拓展,更多企業順應潮流應用此項技術。安徽省天地精華礦泉水開發有限公司推出400ml會議裝天地精華天然礦泉水,可針對會議訂購客戶定制專屬用水,除了在產品包裝上增加客戶的LOGO形象外,還在瓶身增加二維碼。與會人員只需輕輕一掃便可詳細了解本次會議的內容,全面把握會議流程與節奏。